▲高雄市勞工博物館
衝著「全臺灣唯一的勞工博物館」的名號,順道來逛一逛高雄市勞工博物館。
▲中區就業服務站
跟勞工博物館同一棟大樓的一樓是中區就業服務站,也就是高雄市勞工局職訓中心轄下的其中一個就業服務站臺,提供勞工求職相關資訊。令人不解的是,既然位在前金區,何不叫前金就業服務站就好了?又不是在臺中地區,而且高雄也沒有像臺中有中區、臺南有中西區一樣的市轄區,硬是要叫什麼中區就業服務站,感覺就是名不符實。
▲勞工博物館前赤裸上半身的築路工人像
巨大的裸身人像的確吸引得路人目不轉睛地盯著看,尤其肌肉線條刻劃得維妙維肖,連腹部六塊肌、人魚線都秀出來了,應該不少異性同胞頗愛這味。只是,就連勞工局對勞工的概念也還停留在藍領階層的刻板印象,認為受雇者多半是出力流汗的,勞力者治於人的勞工形象,在臺灣人的腦海中依然牢不可破。
▲勞工博物館入口
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現址位於3樓,是利用勞工局職訓中心大樓的閒置空間蓋成的,不僅充分利用空間,大概也能順便推廣一下勞工局為勞工服務的核心理念。
▲勞工博物館展覽空間
參觀前要有個心理準備,勞工博物館畢竟是高雄市政府單位展出的,政府文官嘛!腦袋死板,大多只懂得照章辦事,偶爾寫寫些滿口制式官話的八股公文,勞工博物館展示的東西,也是以這類靜態的文字為主。
▲臺灣工時
華人地區普遍都有過勞的現象,不時為業主賣命加班。臺灣工時世界第三,排名前面,可見臺灣勞工的辛酸。不過,這是2013年的舊資料,近年來臺灣人的工時已有下滑的跡象。
▲白衣天使的控訴
真心覺得當護士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職業,當醫生的只要下個指令,護士就要替病患照單全收,社經地位、專業程度和薪水還遠遠不及醫生,難怪醫院每每出現護士離職潮,因為做護士的投資報酬率實在是太低了。
▲白色巨塔
山崎豐子的日文長篇小說《白色巨塔》最早已於西元1963年開始連載,侯文詠的小說《白色巨塔》只不過碰巧借用了這個詞來形容醫療界的黑暗。其實醫界高層爭權奪利事小,醫療訴訟才是身為醫生比較頭疼的問題。
▲航空業
近年來航空業罷工頻傳,2015年桃園市機師罷工事件、2016年中華航空空服員罷工事件,在在顯示近來航空業的勞工意識高漲,老闆不得不低頭妥協的狀況。
▲臺鐵普悠瑪
看板上寫到2015年普悠瑪202車次抗議事件,不禁讓人聯想到2018年宜蘭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,原來2015年就已逐漸暴露出問題的普悠瑪列車,遲到2018年臺灣鐵路局都還沒有解決,這也難怪事情會愈演愈烈,愈發不可收拾。
▲勞工運動
這面牆透露出勞工滿滿的怨念,好慘。
▲乾草市場事件
西元1886年在美國芝加哥乾草廣場有了這場大規模勞工運動,才有今天的八小時工作制。
▲紡織業
▲布尺大道
▲服裝秀
▲高雄人來自何方
高雄由於工業城市的建設,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,吸引了大批外來移民,社會增加率逐步高漲。
▲拜碼頭
拜碼頭意指要先去拜訪當地的老大,也就類似一些人力仲介,才找得到碼頭的一些工作。
▲拆船王國
敘述的是二次大戰當時高雄拆船業的風光歷史。
▲破銅爛鐵
拆船業拆下來的破銅爛鐵。
▲速克達
當時加工出口區常見的代步工具是速克達這類便宜耐用的機車,截至目前為止,臺灣的機車密度即使不再居亞洲之冠,也是數一數二的機車消費大國。臺北橋的機車瀑布,也見證了臺灣機車數量之多的世界奇觀。
▲投影片螢幕放映
高雄市勞工博物館僅有的一點動態影視播放,大部分展示區終歸還是靜態物品或文字。
參觀完,填完滿意度問卷,拿到勞工博物館的鑰匙圈贈品。
▲贈品:鑰匙圈
其實要拿到這鑰匙圈,除了填好滿意度問卷外,管理員還要求要對背面有獎徵答的一些問題進行答卷,說是答案在勞工博物館的展示牆上都有寫。總共有五題,其中第四題實在是找不到答案了,又不敢啟齒問博物館管理員,於是胡謅了一個答案草草交卷。幸好管理員不察,未經審視答案對錯,我終於還是獲得了這只鑰匙圈。
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郵遞區號:830 地址: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261號3、4樓 電話:(07)2160509 開放時間:9:00~17:00 公休日:週一 費用:免費參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