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包

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主要展出奧其爾‧額爾登楚倫(Ochir Erdenechuluun)的作品,雕塑者號稱是蒙古當代最頂尖的佛教雕刻工藝師,曾榮獲「蒙古國家總統獎」,聲名遠播。這次跨海來臺開展,展出數件精緻的藏傳佛教文物作品,把蒙古藝術的無上精華毫無保留的呈現給您。

▲臉書公告

臉書上有公告這次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的訊息,小編說:「快點把日期記到行事曆裡吧!」

青田街.jpg

▲青田街

展場蒙藏文化館就位上青田街上,這條街文藝氣息濃厚,是不少文青、憤青、覺青的聚集地。如果已經當膩了阿宅,就來逛逛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。

蒙藏文化館.jpg

▲蒙藏文化館

蒙藏文化館隸屬於文化部「蒙藏文化中心」,建築外觀仿西藏寺廟,佔地三百多坪,是文青修練心境的好地方。

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.jpg

▲展訊公告

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展期將近三個月,7/14(六)14:00~16:00還有蒙古音樂饗宴,通通都是不要錢的喲!

辦公室.jpg

▲辦公室

轉經輪.jpg

▲轉經輪

唐卡.jpg

▲唐卡

這是畫在布幔上的畫像,興起於吐蕃時期,主要是寺廟曬佛在用。

展場.jpg

▲展場

展場內有導覽人員為您服務,幫您解說。

展出的話.jpg

▲展出的話

講述本次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的展覽重點,以及前幾次相關展覽的淵源脈絡。

綠度母.jpg

▲綠度母

最受蒙古人尊崇的佛像「綠度母」,為所有度母之主尊,在藏傳佛教中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,密教觀音部的佛母,又稱聖救度母、聖多羅菩薩。

貼金釋迦牟尼銅佛像.jpg

▲貼金釋迦牟尼銅佛像

釋迦牟尼法相莊嚴,見者驚憂鬼神。

雙象雕.jpg

▲雙象雕

居然是雕了兩隻人騎象。

八善逝塔.jpg

▲八善逝塔

又稱八寶如意塔,是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涅槃後,將其舍利分成八等分,葬於八大聖地,建八大佛塔,分別有:聚蓮塔(蓮聚塔)、伏魔塔(菩提塔)、法輪塔(吉祥塔)、神變塔、天降塔(降凡塔)、和合塔(和平塔)、尊勝塔(勝利塔)、涅槃塔八大佛塔,號稱「八相成道」。

銀樹噴泉.jpg

▲銀樹噴泉(Sliver Tree)

起源自西元1253年蒙哥汗時期,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派遣方濟會修士威廉˙路布魯克(William of Rubruck, 1220-1293 A.D.)到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覲見蒙古大汗,回國後寫成《路布魯克出使東方》一書,其中描繪蒙古帝國最知名的一景,即是天使在純銀打造的銀樹上吹響號角的畫面。現由奧其爾‧額爾登楚倫重塑此景,是本次展出最有看頭的雕塑品。

天使與龍.jpg

▲中西合璧

銀樹的樹頂是西方的天使塑像,手執喇叭。原著的天使旁本來是四條蜿蜒的蛇,奧其爾‧額爾登楚倫把它改了個式樣,變成國人熟悉的龍。龍的尾巴纏繞於樹幹,並利用虹吸原理,使龍的口中源源不絕湧現各種飲料,北方的頭流出的是蒙古的馬奶酒,西方的頭流出的是蜂蜜酒,南方的頭流出的是葡萄酒,東方的頭流出的是米酒,象徵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。

獅子.jpg

然後樹下有四個盆子承接這四種酒,由四隻獅子交錯鎮守。整個雕塑品融合西洋和東方的藝術風格,意喻西方的天使也能和東方的龍、獅子和平共處,共創蒙古帝國的多元文化盛業。

釋迦牟尼銀佛像.jpg

▲釋迦牟尼銀佛像

這尊釋迦牟尼的開光年代較早,但竟與前面那尊貼金釋迦牟尼銅佛像如此貌合。

金剛手菩薩.jpg

▲金剛手菩薩

是八大菩薩之一,為無量壽佛的眷屬,又稱金剛手秘密主、執金剛菩薩、金剛上首、執金剛祕密主、密跡金剛、祕密主、金剛密跡主菩薩等。

勝樂金剛.jpg

▲勝樂金剛

是藏傳佛教中無上瑜伽部智慧母續的本尊,又稱上樂金剛。

大黑天.jpg

▲大黑天

原為婆羅門教中溼婆神的化身,後為佛教吸收成為護法神,在藏傳佛教中是專治疾病之醫神。

財神佛.jpg

▲財神佛

智慧被佛教視為最高的財富,但尋求智慧需要財富之神金錢的護持,在藏傳佛教中特別有許多的財神佛。

無量壽佛.jpg

▲無量壽佛

即阿彌陀佛,因為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,故又稱無量壽佛。

綠度母.jpg

▲綠度母

這尊綠度母,臉怎麼好像不是綠的啊?

雙獅.jpg

▲雙獅

想到了宜蘭頭城的雙獅海灘,好想再去看海哪!

宗喀巴大師和兩門徒.jpg

▲宗喀巴大師和兩門徒

藏傳佛教的格魯派首領稱為甘丹赤巴,首任創始人宗喀巴(1357-1419 A.D.),著有《般若教誡論》、《現觀莊嚴論注釋明義心要》、《中觀珍寶論疏心要》,門徒弟子有賈曹傑、克珠傑·格列巴桑。

蒙古哈薩爾將軍.jpg

▲蒙古哈薩爾將軍

全名哈布圖哈薩爾,是成吉思汗的弟弟,因為桀驁不馴,最後被成吉思汗殺害。

成吉思汗.jpg

▲成吉思汗

本名鐵木真,一手創建蒙古帝國,並殺害親弟弟的蒙古領袖,廟號為太祖。

忽必烈汗.jpg

▲忽必烈汗

忽必烈在位時滅了南宋,改國號為「大元」,統一了中國。

蒙古的一天.jpg

▲蒙古的一天

蒙古著名畫家貝‧夏樂夫(B.Sharav, 1869-1939 A.D.)的畫作,描繪的是「天蒼蒼,野茫茫。風吹草低見牛羊」的蒙古草原景象。

勒勒車.jpg

▲勒勒車

蒙古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,車身小,雙輪高大,不用鐵,輕便宜駕,適合游牧民族在草原行走,又稱轆轤車、羅羅車、牛牛車。

蒙古包.jpg

▲蒙古包

蒙包.jpg

圓形尖頂、不積雪的蒙古包,在風雪中阻力很小,拆卸方便,適合蒙古族居住。

馬頭琴.jpg

▲馬頭琴

蒙古常用的一種弓弦樂器,又稱莫林胡爾。

成吉思汗.jpg

▲成吉思汗

成吉思汗.jpg

▲成吉思汗

窩闊台汗.jpg

▲窩闊台汗

成吉思汗的第三個兒子,蒙古帝國的第二位大汗,創有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窩闊台汗國。

將軍.jpg

▲將軍

八供杯.jpg

▲八供杯

八供是古印度供養王公貴族的禮儀,依序為飲水、浴水、花、香、燈、塗油、水果、音樂,藏傳佛教也以此來供佛。

金剛杵+彎刀.jpg

▲金剛彎刀、金剛杵

金剛杵是古印度帝釋天的武器,象徵閃電,質地固若金剛(鑽石),無堅不摧。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副教授簡上淇引此解釋日月交抱,藉以推崇將男生的金剛杵放在女生的蓮花內,體現「蓮華、金剛杵相合,此說即為最上樂」的修練境界。

鼻煙囊+牛角對杯.jpg

▲牛角對杯、鼻煙壺

將煙草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麝香等名貴藥材提煉而成的鼻煙,裝在一個稱為鼻煙壺的小瓶子內。

打火鏟.jpg

▲打火鏟

蒙古棋.jpg

▲蒙古棋

蒙古象棋,看起來和西洋棋是那麼地相似。

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

 

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

場址:文化部蒙藏文化館一樓大廳
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8巷3號

展期:西元2018年5月5日~7月31日

時段:星期一~星期六 9:00~17:00

電話:(02)23514280

活動網址:蒙藏文化館

臉書:蒙古佛教雕塑藝術展

 

 
 
arrow
arrow

    雞嘟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